搜索
行业动态 NEWS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机场气象监测:机场气象监测的那些“盲区痛点”

2025-09-25

  机场航班起降安全,时刻被气象条件左右——突发的低能见度(如辐射雾、平流雾)可能让飞行员看不清跑道,瞬时侧风会导致飞机起降姿态偏移,跑道积冰或积水还可能引发轮胎打滑。传统机场气象站多集中在航站楼或跑道两端,难以覆盖跑道中段、滑行道等关键区域,形成“监测盲区”;且传统设备响应速度较慢,面对突发气象变化时,往往滞后10-15分钟,给航班调度带来风险。此时,机场气象监测的出现,恰好填补了这些空白,成为守护航班起降安全的“精密哨兵”。

  机场气象监测的安全守护力:多维度捕捉关键气象参数

  辉阳智联机场气象监测,绝非“传统气象站的缩小版”,而是针对机场场景定制的精准监测设备。它能实时捕捉影响航班起降的核心气象指标:能见度(监测范围50-10000米,精度±5%)、跑道视程(RVR,适配机场起降标准)、瞬时风速风向(测量范围0-60m/s,分辨率0.1m/s)、跑道表面温度与湿度(精度±0.5℃、±3%RH),甚至能监测是否出现冻雨、小雪等易导致跑道结冰的天气现象。

  与传统设备相比,机场气象监测的优势更在于“灵活部署”——可快速安装在跑道中段、滑行道转折处、停机坪边缘等“盲区”位置,形成多点位监测网络。比如在跑道中段部署后,能实时反馈该区域的侧风变化,避免因两端气象数据“代表”全程而导致的误判;且设备数据刷新频率达1次/秒,比传统气象站快3-5倍,突发侧风、短时雾情等能被即时捕捉,为塔台调度争取关键反应时间。

  从“数据监测”到“安全落地”:机场气象监测的价值实战

  机场气象监测的核心价值,在于将精准数据转化为航班安全决策。在北方某机场冬季,辉阳智联机场气象监测提前15分钟监测到跑道中段出现冻雨,实时推送预警至塔台与除冰团队,使除冰车提前到位,避免航班备降;在南方多雾机场,通过在跑道两端与中段部署3台机场气象监测,形成“全跑道能见度监测链”,雾天航班正常起降率提升30%,减少因“局部低能见度”导致的延误。

  可见,机场气象监测不只是“气象数据采集器”,更是航班起降安全的“防线构建者”。它通过消除监测盲区、提升响应速度,让每一次起飞与降落都更有保障。


Copyright © 北京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. 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0035757号-5
主营产品: 高速公路自动气象站   铁路气象站   机场气象站   车载移动气象站   非接触式路面状况传感器   能见度传感器   城市内涝积水监测系统   隧道环境监测仪器   隧道超声波风向风速监测仪   隧道COVI监测仪   隧道外光亮度监测仪   自动雨量站   光伏气象站   一体化气象站   小型自动气象站